找到相关内容19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宇宙万有之本体---生命实相之辨正

    其中境界甚多,幻觉与魔境亦极多。学人若未先悟,而用此法修行求悟,十之八九落入定境,极易产生幻觉或魔境。若执着幻觉魔境,而无善知识救助者,往往失心发狂,一生颓废,学人慎之。  若悟后以此方法修定,则无过失。盖真悟之人归无所得,不贪境界,于定境现前时,能知取舍。「心尚不缘色香味触,魔事云何得能发生?」末悟之人切莫以此法求悟,必落定境故,定境中甚多幻觉与魔境故。欲知其详,可阅《楞严经》所载五十阴魔,谨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5539491.html
  • 天台大师智顗的禅病对治理论

    ,正心不动,知魔界如,即佛界如,若魔界如佛界如,一如无二如,则魔界无所舍,佛界无所取,即佛法自当现前,魔境自然消灭。”这是用天台宗之“百界千如”的观想法去作观的除魔法。   (3) 将魔境视为幻化,而...发狂,自致其患,皆是行人,无智受患,非魔所作。 ” ( 注 6) 这种方法,使人想起《圆觉经》“知幻即离”、“离幻即觉”的修行方法。   (4) 如果魔境长年不去, 则仍须端心正念,以强韧的意志力坚持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4457982.html
  • 禅病疗法

    知魔界如,即佛界如,若魔界如佛界如,一如无二如,则魔界无所舍,佛界无所取,即佛法自当现前,魔境自然消灭。”这是用天台宗之“百界千如”的观想法去作观的除魔法。   (3) 将魔境视为幻化,而不为所动。 ...,皆是行人,无智受患,非魔所作。 ” ( 注 6) 这种方法,使人想起《圆觉经》“知幻即离”、“离幻即觉”的修行方法。   (4) 如果魔境长年不去, 则仍须端心正念,以强韧的意志力坚持下去。行者内心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5561880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3)

    劫来所造善恶有漏之业。由修止观,身心强健,击动生死轮,令有所改转,或由善业萌蘖而动,或由恶业破坏故动,或由善业受报故动,或由恶业责报故动。便应对此善恶业相,观其即空即假即中,等同法界。   五、魔境。由修止观,恶欲灭故恶动,善欲生故善动。天魔便来作种种留难以坏其道。便应对此魔境,观其即空即假即中,等同法界。  六、禅定境。修习止观,既超过烦恼、业、病、魔等境,功德便生。或由过去习因,或由现在行力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564552.html
  • 第六意识的潜能

    停留在脑海中,也不会受到任何千摄影响,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心境就叫做“定中意识”。又有一种坐禅时会发生的幻像之境,这是经由各处妄想所产生的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。在《首楞严经》中提到五十个禅定中所生的魔境,坐禅时,眼前突然变得一片黑暗,好像被什么拉入深谷一般的心情,但有时候,又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,能看到千尊的佛环绕在自己的周围,这即是经中所言的幻像魔境,并非吾人所追求的定境。由定中意识所生之定境并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1169523.html
  • 谈心说识(二):第六意识的潜能

    有一种坐禅时会发生的幻像之境,这是经由各处妄想所产生的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。在《首楞严经》中提到五十个禅定中所生的魔境,坐禅时,眼前突然变得一片黑暗,好像被什么拉入深谷一般的心情,但有时候,又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,能看到千尊的佛环绕在自己的周围,这即是经中所言的幻像魔境,并非吾人所追求的定境。由定中意识所生之定境并不单限於坐禅时,在我们念经拜佛,或抄写经典时,集中精神意识,处在非常清净、轻安自在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09464083352.html
  • 一位学佛老人的忏悔

    因果,真是修行人不见世间过。你若有对与错的知见,自己的心就先着了魔,进入了魔境。要知道就是真有外边的魔,也没什么可怕,应把魔当成帮助你成佛的善知识。当年释迦牟尼佛作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时,无我相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忏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1116102062.html
  • 楞严经与楞严咒

    ,必须要熟读及研究此经,因而才能明白五十种阴魔的魔境,禅修才不会走火入魔的。   当今台湾以禅宗、禅七、禅功、印心禅为号召的道场四处林立,而修禅之人如果境界认识不清,或贪求神通,或执着禅修所产生的...

    楞严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631134277.html
  • 普贤行愿品诵持仪轨

    以诸音而说法。 勤修清净波罗密,恒不忘失菩提心, 灭除障垢无有余,一切妙行皆成就。 于诸惑业及魔境,世间道中得解脱, 犹如莲华不着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 悉除一切恶道苦,等与一切群生乐, ...

    诺门弟子: 西蓮 集

    |普贤行愿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1209468743.html
  • 《普贤行愿品》(发愿)逐段意解

    所有的众生都能学习修行佛法,成就佛果。   勤修清净波罗蜜 恒不忘失菩提心  灭除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 犹如莲花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菩提心|大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06312320631.html